秋风吹起千层浪,果实之城稻花香。近日,以“净土稻心”为载体,2018金秋稻米文化节再次让舒兰大米走到台前。
品种为稻花香的“舒兰大米”,源自吉林市下辖的舒兰市的万亩良田。传承舒兰稻米文化,提升“舒兰大米”品牌效应和竞争力,顺应广大农民新期待,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新需求——稻米之于果实之城舒兰,意义非凡。
对公众来说,所谓的“意义”是具体的。
科学种稻
舒兰自古就是皇封贡地,森林覆盖率达42%,地处北纬43度——世界黄金水稻种植带。当地的“现代农民”如今走的是一条生态和经济互促发展的路径。
“我种的水稻没有一点农药和化肥,全都是人工除草和人工收割。”该市平安镇金星村的李学明说。李学明种植有机水稻有10多年了,他使用科学种稻方式,采用水稻高光效宽窄行栽培技术。“此种方法播种水稻时,单位面积种植株数多,每亩使用55盘秧苗,比传统的多20盘,相当于多了6分地。由于光照充足,水温高,所以分蘖早且多。穗齐后,阳光可直接照到穗底部,穗粒数也能有效提高。”李学明笑着说。
他的例子是舒兰大米的一个缩影——有机、绿色是这里的王牌。近年来,舒兰市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不断增加有机水稻和绿色水稻种植面积,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基地已达55万亩(含创建中27万亩),年产量30万吨;有机水稻种植面积2万余亩。舒兰大米品质不断提升,价格优势凸显,产品已然供不应求。
稻田变成公园
稻田变公园?对,这是舒兰特殊的景点。
秋收时节,当地永丰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内,可以看到稻田建鸭舍,苗下有河蟹,田埂变成观光木栈道,彩色水稻映眼帘,花团锦簇,小桥流水,游客络绎不绝。
这是舒兰市依托永丰米业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建设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的“净土稻心”田园综合体项目——集稻米文化展示、仓储物流、田园观光为一体的观光农业。为了迎接游客,永丰米业是今年舒兰市收割水稻最早的企业,随着5台收割机开足马力,舒兰大米今年新米已经上市。
舒兰溪河镇吉米稻香乡村现代有机农场是该市另一处现代农业观光综合体项目。在基地内“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行先试区”几个大字格外醒目,玻璃栈道下鲜花朵朵,稻田间鸭鸣蟹游,以神农氏为主的稻草人下面众多游客驻足拍照,这是该农场负责人,返乡创业大学生蔡雪一手参与打造的。
该农场是舒兰市最大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有机水稻面积达130余公顷。今年,该公司将6万余只稻田蟹,7万多尾稻田鱼和1000余只稻田鸭投放到公司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内。
“通过鱼鸭蟹的投入,每斤米大约有2元钱的附加值,现在我们加工出来的有机大米可以卖到18元以上一斤,普通的稻花香只能卖到5元左右,价格优势非常明显。观光园稻田中的稻田蟹可以随时随地卖给来观光的游客。”蔡雪表示。
舒兰大米证明了,收割、秋景、天高云淡的稻田景色也可以“卖钱”。
农业是名片
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舒兰市实施“农业做优”发展战略,带有“舒兰大米”商标的绿色优质大米一路抢占国内外市场。
舒兰市继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中城市举办新米推介会;浙江、南京等展销会到处可见“舒兰大米”的身影;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吉林省农博会等展会现场,“舒兰大米”也是闪亮登场。如今,“舒兰大米”热销北京、上海、广州等30多个大中城市及十几个国家。
舒兰大米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量的提高,拉升了品牌溢价。舒兰水稻种植农民和大米企业去年总利润总计1.7亿元,比以前大幅提高。
“下一步,舒兰市各大米企业应该加强整合和合作,合力提升品牌的整体溢价能力、信誉度和美誉度。同时,舒兰市应该加快舒兰大米现代农业综合体建设,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经济实体,让舒兰大米可观赏、可游玩、可回味,提高品牌拉动舒兰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能力。”舒兰市农业投资发展公司董事长潘华说。
如今的舒兰大米这张白金名片还有了更高的含金量,先后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年度地域符号风物奖、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农产品地标保护产品、中国粮油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
舒兰市也因此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中国生态稻米之乡、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单季水稻生产大县——这是黑土地赋予舒兰大米的意义。(石洪宇)
(来源:中新网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