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11月18日电(苍雁) 初冬的松花湖岸边,散落着零星的薄雪,远处的山脉已无深秋里斑斓的色彩。“蛟河地处松花湖上游,松花湖三分之二的沿线都在蛟河,所以环保压力比较大,既是优势,也是挑战。”蛟河市委书记王荣新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坦言“环保压力”。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素有长白山立体宝库之称的蛟河,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总书记在视察东北振兴时提出,思想观念是东北振兴四大短板之一,我觉得一个地方的思想,就像一个战略一样,只有思想解放了,你才能把当地的工作谋划的更好,才能想到创新,才能想到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王荣新说,蛟河同样面临四大短板,需要梳理,需要应对。
“现在看,发展速度不快、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制约蛟河发展的最主要矛盾。”王荣新说,这是产业结构上的短板。
体现在具体中的是,主导产业的集群效应还未形成,农业整体发展效益提升不快,特色产业的规模不大、贡献不高。工业支撑作用不强,现有企业技术含量不高,初字号、原字号产品较多。生态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体量不大,拉动作用不明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而“环保压力”则是王荣新所提到的第二个短板。众所周知,蛟河地处松花湖的上游,蛟河所面临的环保压力很大。“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解决发展要突出环境优先,也就是坚持十九大报告所说的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落实好国家生态文明的各项政策。”王荣新说,对此,蛟河出台了系列“接地气”的政策措施。
“民生领域还有许多短板,我们近三年基本解决了老城区的水电路气的问题,包括老旧小区的改造,违建的拆除。但是相比之下,乡镇所在地、村所在地的基础设施,问题还比较多,所以未来的财力还要从县城向农村倾斜。”王荣新说。
人才外流是蛟河面临的第四个短板。王荣新介绍,蛟河每年的大学生有1800多人,但是返乡的不多,人才外流比较严重。如何吸引年轻人回来,如何吸引蛟河在外界创业成功人士回来,都需要做大量工作。
在王荣新的理解中,解放思想是解决思想观念的问题,重在落实。通过解放思想,结合蛟河的区位优势,发展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长白山特产品加工和旅游商贸四个经济发展动力源,是蛟河经济的发展思路。
“产业升级是发展的核心,我们要大力引进医药健康产业,充分利用蛟河地处长白山腹地的优势,利用蛟河具有长白山立体保护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医药、特别是中药产业的发展,发展健康、包括健康养老产业,这是我们的优势。”王荣新说,未来蛟河将打造成吉林地区现代医药健康产业基地。
助推蛟河经济转型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尤为重要。王荣新提到,在这方面蛟河谋划了一些项目。“特别是新能源,我们年底前即将实施蛟河抽水新能电站工程,总投资是70亿。现在整个前期工作已经全部结束,有望年底开工。”王荣新说,项目建成运营达效后年可发电20亿度、纳税超过1亿元,并将成为蛟河市又一个新的旅游景观。
谈到旅游,蛟河可谓名声在外。其域内位于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红叶谷,每逢秋季,红叶如落霞般绵延百公里,获评“中国十大秋色”。对此,蛟河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快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引进知名企业集团进行全域旅游开发。“如何围绕红叶,把全域旅游,包括乡村游、区域游,森林公园游结合起来,蛟河是有很大潜力的。我们正在推进生态田园综合体、聚龙山休闲度假区等重点旅游项目,提升富江花海、窝集口采摘等乡村旅游产品,着力在‘旅游+’方面下功夫。”王荣新说。
同样,因为蛟河地处长白山脉延续山区,森林面积占蛟河市总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吉林省主要林区之一。所以在长白山特产品加工产业方面,蛟河始终将其作为重要产业来发展。“蛟河发展特色农业有基础,有条件,有人才。我们既要挖掘现有的粘甜玉米,洋姑娘,山野菜,也要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现良性循环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王荣新说。(完)
(来源:中新网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