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11月19日电(苍雁) 把“只跑一次”改革作为民心工程、样板工程和“一把手”工程,以“权力归集、权力归零、权力归民”为目标,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吉林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毕克千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称,吉林市全力打造“只跑一次”范本,助推营商环境优化、经济社会发展。
2016年底,“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首次被提出。这项“刀刃向内”,面向政府自身的自我革命,已然显现出成效。不难理解,“最多跑一次”改革是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创新,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的行政目标。
李克强总理曾多次提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而“只跑一次”改革对优化营商环境则有着现实意义。
坐落于中国东北省份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吉林市,除了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外,“只跑一次”改革堪称范本。吉林市市长刘非在谈及优化营商环境时,也曾重点提到了吉林市“只跑一次”改革。
“在改革的整体思路上提出了‘权力三归’的实践路径,也就是权力归集、归零、归民的说法。”毕克千说,权力归集的具体表现是: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深度归集整合政府部门审批服务职能,把权力的具体运行过程归集到市政务大厅(分厅)综合办事窗口,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从‘找部门’向‘找政府’转变。目前,市本级42个部门(单位)699项审批服务事项和922名工作人员集中进驻市政务大厅(分厅),基本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分类组建了投资项目、商事登记、公安服务、交通运输、社会事务、不动产登记、医保、社保等8个综合窗口,推行“无差别全科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服务模式,与群众和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不动产登记、公积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老年人权益保障、信息查询和证明开具、司法公证等民生领域重点事项集成服务实现新突破,大大提升了群众和企业办事效率。
而权力归零则需要加快审批管理服务规范化电子化建设推动。也就是说,构建审批管理全流程电子化和政务服务标准化机制。
“固化行权流程和要件标准,以办事指南的方式让群众和企业清楚这些标准和流程,最终依托大数据平台和信息化支撑,将承载权力的具体要件和办理程序通过代码编程集成进人工智能系统,进而最大限度把自由裁量权空间压缩归零,让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公平高效。”毕克千说。
同样,坚持权为民所用,通过打造各类便民利民平台和系统,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市县乡村全方位立体化的政务服务体系,以及建立行政审批服务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推动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使群众和企业更有获得感。
“如何做到集成、透明、便捷,需要把权力梳理清楚,规范权力的运行,把权力拿到阳光下晒。”毕克千提到,解放思想就是转变观念,勇于作为,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和企业的角度来展开服务。“要眼睛向下,让政务环境更加透明。”毕克千说。
吉林市政务大厅曾被媒体报道“懒政”事件后,现政务大厅及各分厅的作风建设及服务质量也成为工作之重。针对群众午休时间办事、下班时未办完事等情况,政务大厅推出“政务延时服务”等便民举措。同时,加强规范化管理,完善市政务大厅及窗口工作人员考勤系统,对各审批窗口内外网进行重新配置,增设高拍仪、满意度评价器,严格落实日巡查等制度,并加大暗访检查频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大厅设置举报箱、意见箱,在市政府门户网站设置建言献策版块,公布举报电话,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开展文明优质服务竞赛、‘党员先锋岗’评比、优秀窗口人员评比等活动。”毕克千说,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落实,都是阳光行政。(完)
(来源:中新网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