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5月27日电 (郭佳 李佳徽)敦化市江源镇马号东村现有5户未脱贫,2017年渤海街接到对这5户8人的帮扶任务后,渤海街党工委班子成员及时来到马号东村,认真了解5户贫困户基本情况,研究脱贫办法。
改善居住设施,道路越走越宽
五户贫困户中,汪运秋和别善世家居住条件较差,渤海街党工委决定从改善居住条件入手,增强他们的脱贫信心。2018年8月17日,街道党工委组织机关干部和党员一起来到汪运秋,把汪运秋家的旧房安全拆除,将建筑垃圾运出去后又买来水泥。2018年9月27日至28日,机关干部和党员亲自动手,利用两天时间为两家的院子打上了光洁的水泥地面。打水泥地当天,看到平常清冷的院落人来人往的热闹场面,汪运秋高兴地说:“旧房拆了后,我的心里就已经敞亮了,现在又给我家打了水泥地,我的路今后一定会越走越宽!” 别善世家的水泥地打好后,宽敞整洁的居住环境,让他开心的笑容又重新溢在脸上。之后,党工委还为五户贫困户买来果树种到院子里,到了秋天,小院个个瓜果飘香,心情好了,致富的动力也足了。
因户精准施策,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马号东村主导产业为烟叶、食用菌、大豆,以林业副业为辅助,村里没有突出的增收产业项目。五户贫困户每户致贫的原因各有不同,街道根据马号村的现有资源和5户基本情况、发展意愿,提出了发展“四小工程”和介绍到用工单位工作等可行性的脱贫增收措施。
街道从2018年每年春季为他们送去猪仔、鸡雏和而出鹅雏,年末将养殖的成品进行回收或帮助联系销售。帮扶措施给他们吃了定心丸,“四小”养殖收到了良好的增收效益,刘国兰笑得合不拢嘴,逢人就说:“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除了“四小”养殖,刘海彬有出去打工的意愿,便为他联系了到敦化通达木器厂上班,又为他联系渤海街爱民社区的雨花斋免费用餐,每月有了固定的收入不说,还降低了生活费。
“造血”“输血”相结合,幸福感越来越强
除了研究精准的增收措施增强贫困户自身的“造血”能力,街道还注重生活“输血”,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每年冬春两季,街道都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卫生大清扫活动;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等传统节日,街道都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走访中,与他们亲切交谈,不仅详细询问他们最近身体和生活状况,还宣传国家精准扶贫相关政策,送上米面油衣服等生活用品。
几年来,因为措施得当,街道各项帮扶活动将温暖送到精准脱贫的贫困户身边,巩固贫困户脱贫不返贫成果,受到一致好评。(完)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