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林分社正文

首页-->

农安县黄鱼圈乡潘太刚正月里的“热”计划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4日 13:57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王思博

  修农机、备农资、扩面积和村民签土地流转合同……正月十五刚过,农安县黄鱼圈乡潘坨子村,新型职业农民潘太刚便忙活起来,带着他的土地新计划走亲访友,再来到田地里,敲敲碎冰、捻捻黑土,看看土质的变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今年,潘太刚计划与村里合作,规划100余公顷土地,建设绿色水稻种植园区,推广稻草还田技术,打造“旅游+观光农业”模式,形成稻米产业品牌。

  “我5年前就有这个想法,并逐年按照计划去完成:成立了合作社、扩大了经营规模、推广保护黑土地的稻草还田技术、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把土地连成片……”潘太刚的回忆里有风雨兼程,更有丰收的喜悦。

  从奔波在田间地头的农民,到成为潘太刚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潘太刚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走得愈加自信。如今,他的绿色田园已粗具规模,建立起了“合作社+示范基地+核心社员+农户”的产业联合,辐射周边3个乡镇的上千公顷水稻种植,带动500余户农民共同致富。

  “目前,稻米的加工和分装车间已完成建设,今年就会投入使用,等商标和其他手续办理齐全后,我计划在稻田里直播售卖稻米,直播设备都买好了!”潘太刚兴奋地说,种子和其他农资已经订购好了,都在来的路上,农机也都在车库里检修完成,就等育苗、插秧了。

  基于已成熟的稻草还田有改良弱盐碱地、节本增产、保护黑土地等优点,潘太刚今年将从品种和种植方式入手,在建设绿色水稻种植园区时和普通地块区分开来,向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弱项发力攻关,逐步形成从园区到农户的全覆盖、零距离、立体化推广服务体系,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发挥最大作用。

  如今,在长春市的这片黑土地里,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像潘太刚一样奋斗的人们,他们用先进的技术和经营手段挖掘这片“黑色宝藏”,也让千千万万和黑土地一样沉默、淳朴的农人不再“面朝黑土”“看天吃饭”,而是要挣得一份更具挑战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