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民营企业招工难是普遍现象,一定要加强用工缺口与岗位需求的精准对接,实现双向服务。”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江源区总工会举行。会上,市总工会工作组与江源区民营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针对打破民营经济发展瓶颈,促进企业发展找思路、谈对策。
这是白山市总工会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项生动实践。近年来,白山市各级工会组织把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多措并举搭建民营经济提质增效的广阔舞台,为白山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载体驱动,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创新创造活力。白山市总工会突出竞赛引领,成功举办白山市首届叉车工技能大赛等30场赛事活动,职工参与人数突破3000人,有效激发了各行各业职工的学习业务热情和工作创新活力;强化技能培训,以农民工生产技能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优化、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为主线,通过聘请知名专家、委托培训机构等方式开展集中分类培训,先后在江源区、浑江区等地举办培训班7场,培训人数1000余人;加大资金扶持,依托吉林“职工‘双创’扶持计划”小额贴息贷款项目,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今年发放1500万元贴息贷款;聚焦学历提升,大力开展“求学圆梦”行动,组织有学历提升需求且符合入学条件的困难职工、农民工、一线职工、产业工人参加成人高考,经录取后由工会组织全额资助学费。
上下联动,着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示范标杆。白山市总工会牢牢把握依法建会的主线,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模式,不断拓展建会领域,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尤其是今年,进一步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将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投放。全市乡镇(街道)工会标准化建设工作加速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为主体的“小三级”工会体系日趋完善,市县两级工会联合打造的白山市鹏祥物流有限公司工会等试点在服务企业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发挥工会职能等方面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以上率下、上下联动的叠加效应。
人才带动,广泛搭建民营经济提质增效舞台。白山市总工会着力培育以劳模工匠为骨干的职工人才队伍,建立全市劳模工匠创新引领联动机制,持续加大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力度,为劳动模范、白山工匠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模范带头、人才集聚、创新攻关、培养传承的作用。目前,全市已组建起一支超过2000人的劳模工匠人才队伍,打造创新工作室33 家,仅今年就新挂牌10家。通过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去年,全市共提出合理化建议8754条,实施4196件,创造价值8000多万元,实现“五小”成果675件,创造价值1300多万元,有效激发职工创新活力,提升职工创新能力,助力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长白山日报)
(编辑:王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