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诗铭
1月21日,春运大帷幕正式拉开。随着一年一度的春运如期而至,面对持续增长客流,国铁企业始终如一致力于为旅客提供美好的出行体验,纵横交错的“陆地航母”始终如一向民而行。
“向民而行”是不变的动力源泉。提到春运,总是绕不开春节。正如网上一句专属中国新年的“座右铭”所说,“万水千山,哪怕在地球的顶端也要赶回来”。的确,春运期间返乡探亲、学生放假、旅游商务等诸多人流交织在一起,出行需求骤增,今年春运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13亿人次。作为大众交通工具铁路是百姓出行首选,承担着客运重任。
受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们对出行需求越来越高,出行半径不断延伸并呈多样化。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了适应发展,铁路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华东平原到西部戈壁,从北国万里雪飘到江南山水相依, 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如今,铁路成为国人骄傲。铁路营业里程达13.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突破2.9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三分之二。电气化率、客运周转量、货运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等指标位居世界第一,一个流动的中国展现眼前。特别是今年春运,京哈高铁承德至沈阳段、新民至通辽高铁、哈尔滨至牡丹江高铁等10条铁路新线首次服务于春运旅客,势必给今年春运注入新鲜的活力。
“向民而行”是不变的奋斗目标。古树参天,向阳而生。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不变的初心。纵观历年春运,铁路部门总是想方设法致力于“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因此,只有“打铁必须自身硬”,才能让旅客“走得了”又“走得好”。翻阅铁路成绩单,铁路在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等建造上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建成了一大批适应特殊气候环境和复杂地质条件的铁路,研制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而且今年“复兴号”家族又有新成员:“超长版”和“绿巨人”加入到春运中,改善了旅客乘车体验。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
充满繁荣发展活力的铁路不仅致力于硬件设备升级,也注重服务产品的迭代更新,移动支付、智能导航、刷脸进站、自助订餐、站车Wi-Fi、候补购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铁路服务深度融合,让智慧型、智能化铁路成色更高,让亿万旅客享受着更美妙的旅行生活,获得感、幸福感更强。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向民而行”的铁路不断蓄积能量,为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和温馨而不断努力。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