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环
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管内,长甸站始发的4326次列车,为了方便边远地区百姓出行,穿山越岭的“慢火车”坚持奔跑几十年。站站停的小慢车因为票价低廉,被沿线村民亲切称为“百姓专列”。
从“绿皮车”到“红皮车”再到银白色的动车组,人们已经习惯于追求越来越快的列车速度。然而,在一些没有开行高铁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慢火车”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326次列车,平均时速只有40公里,从长甸到凤凰城单程接近4小时,沿途停靠车站多在10多个乡村小站,它像公交车一样,成为当地群众经商购物、求学求医、走亲访友的便民车。
因地制宜开行的“慢火车”是村民与外面交流的主要桥梁,古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无论是古代繁华城市还是现代发展重地,交通便利是其重要因素,“小慢车”的开通意义不言而喻,它是该沿途地区脱贫致富的敲门砖,它打通了贫困地区封闭发展的屏障,让里面的人走得出来,让外面的人走得进去,实现了人才的交流和物质的互通。
开往城镇乡间的“慢火车”,承载着沿途群众的梦想和希望。“慢火车”的开行,使沿线百姓花费很少的钱就可以把藏在大山深处的土特产运到山外,换取必须生活品改善生活。“慢火车”也承载着很多人遥远的梦,据悉,许多人第一次从乡村去县城乘坐的就是火车,当踏上绿色的长龙,火车开得缓缓地、稳稳地,车厢整洁,列车员和气,未来得及细细品味就已到达,它承载了一个乡下孩子第一次进城的新鲜、甜蜜和童年时代遥远的梦,承载着一个青年人明朗的志向和浓浓的乡愁。
“慢火车”彰显着责任和担当。数据显示,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开行着吉林至山河屯、锦州至叶柏寿、通化至集安、本溪至小市等12.5对绿皮“慢火车”,而这些被沿线村民亲切地称为往返城乡间的铁路“公交车”,由于票价便宜,站站停车,上座率不高,铁路部门其实是在亏损运营。开行亏损的“慢火车”虽不符合市场规律,却是改善贫困山区民生质量的重要支撑,换来是这些地区长远的繁荣和发展。
几十年间铁路伴随交通发展的变迁,出行的速度快了,各地的道路通了,乘车的体验也有了大幅提升,高铁的迅速发展给社会大众的出行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高铁时代高歌猛进的铁路部门从未忘记山区民众的出行需求。不管是12.5对绿皮“慢火车”还是每年开行的“农民工专列”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公益扶贫行动,是铁路人始终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新作为,铁路部门正在以其特有方式践行十九大报告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在很多大中城市进入了“快时代”、“快交通”时代,而铁路部门的温暖“慢火车”让更多的群众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共同步入小康。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