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迈入新时代,交通强国背景下的铁路发展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如何让铁路能够更好服务民生,推动经济,也在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焦点话题之一。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去年我国新增高速铁路运营里程4100公里;2019年中国将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加快川藏铁路规划建设。这其中既有对铁路过去发展的肯定,亦有对未来铁路发展的鞭策。随之众多代表建言献策,描绘出一副夹杂民众对铁路满怀期待的发展新蓝图。
政有所期,民有所盼。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刘以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支持中欧班列(成都)开展铁路国际运邮试点;政协委员马志伟建议,尽快建设格尔木至成都铁路构建“南向通道”西部货运干线……代表们如此对铁路建设的“青睐”,表现出国家对于铁路发展的信心,民众对于铁路发展的寄托。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把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定位今年目标。可以说,加快铁路的建设发展,亦是向贫困地区的“授渔”之举。如全国人大代表、同江市同江镇中心校教师刘蕾所言,铁路客车开进同江,人们走出去开眼界的意愿大大增强,家乡的旅游吸引力也逐年增强。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并非依靠经济扶贫,而是要在扶贫中去激发贫困地区更大的经济增长点。
交通带动经济,经济改善民生。透过近年来铁路的发展来看,在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兰渝铁路贯穿沿线1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4个省级扶贫重点县,为陇南、宕县、哈达铺等沿线百姓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新通高铁的开通为沿线美景美食铺开“走出去”的道路,为推动沿线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毫无疑问,“交通扶贫”具有长远、有效的重要意义,依托铁路速度快、费用低、运量大、运输距离长等优势特点,不仅可以扩宽沿线经济、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发展之路,更可提升该地区产业发展的对外影响力,拓宽交流合作的空间,进而实现民生质量的持续提升。
就在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在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采访时提到,将继续加大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铁路规划建设力度,2019年已安排的铁路基建投资占比在三分之二以上,实现项目、资金精准安排使用。着力于推动贫困地区实现“脱真贫、真脱贫”,诠释出铁路将发展紧贴民生的责任履行,亦体现出铁路先行立足交通强国为民本质的使命担当。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是新时代铁路发展的一个崭新起点,亦是一段永无休止的奋进征途。让飞驰的车轮滚动出更加绚丽的画面,铁路部门当不辱使命,一路向前,为改善民生创造更加好美幸福的未来。宋文强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