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自2011年开通以来,开行量一路增长,2011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量仅17列,2018年开行量达6300列,到达欧洲15个国家的50个城市,穿越欧亚腹地主要区域,连接起中欧间近百个城市,形成贯通欧亚大陆的国际贸易大动脉。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有了“丝绸之路”,通过丝绸的贸易打开了中国与西方的交流通道,那时中国开始了解世界,世界也开始了解中国。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谋求合作共赢、互利共赢、所以我们走的更远。中欧班列现在远达欧洲15个国家50个城市,送去的不仅是丝绸陶瓷,货物种类还在不断丰富,更重要的是递出了我们希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友谊之手。
中欧班列的发展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短短几年的飞跃发展,体现的是国家对于多边交流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视,也表明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并不是一句空话。中欧班列正是以“先行者”的角色在新丝绸之路的钢铁之路上飞驰着。以铁路运输的方式与多个国家进行贸易经济的交流,无疑也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国铁路在高铁之外的另一张名片,彰显中国运输事业的强劲动力与光明未来。
“先行者”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亦有魁梧奇伟之躯。中欧班列以铁路的运输方式,弥补了海运和空运或耗时冗长或费用高昂且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的不利情况。为“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交流丰富了运输选择。中欧班列的大量开行促进了各国贸易往来,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往来,随着火车的鸣笛,吹响的除了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还有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循着古丝绸之路,开辟丝绸之路经济带积极发展与沿线各国成为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中欧班列在欧亚大陆上不断发展延续,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国际贸易多边化的同时,也是为促进中欧国际经贸合作交流建立起一座坚固通畅的桥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欧班列给中国和沿线国家带来的不仅是一定的经济效益,重要的是让中国与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加深沟通和交流,使更多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
“一带一路”源自于中国,但属于世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更多中欧班列开行,越来越多的怀着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愿望的国家会参与其中。事实证明,中欧班列平稳的大量的开行,已经有能力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发挥先行性的作用,成功连结沿线各国共同踏上这条充满机遇、通向美好未来的希望之路。中欧班列的先行作用,一定会在改革开放这篇俊美文章中留下精彩的一笔。姜涛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