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是中国自古以来对劳动者职业素养的高度概括,有着鲜明的传统文化底色,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在推进“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宏伟蓝图中,“工匠精神”仍然有其优秀的文化基因。
在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有这样一名工匠,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百千万人才”工程专业带头人,山东省有突出提供先的中青年专家、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等多项荣誉,他叫吕关仁,是一名高铁线路维修技术工人。老吕这光鲜亮丽的荣誉背后,是他默默无闻的辛苦付出,现世静好,背后都是咬牙坚持。
曾看到这样一篇报道 “为什么硬币能在高铁上立8分钟不倒?”看后使我感到目瞪口呆,相信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看到后都会感到震惊,都会有满满的自豪感。中国铁路的伟大发展,离不开这些在背后默默无闻的铁路工匠,他们将中国铁路从“追赶者”变身为“领跑者”,角色转换之间,这些工匠们从幕后逐渐的走到了前台。他们不忘初心,努力奔跑。
在奋斗的路上,他们让世人看到了背后的艰苦和辛勤付出,也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匠人的精神让我们心悦诚服。
出行在路上,深刻感受到了铁路出行带给我们的安全、舒适与温馨。敬佩像老吕一样为铁路事业默默奉献的铁路人,让我们为拥有这样的“大国工匠”点赞。李冬阳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