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名字,并非仅是一个称谓、代号,更蕴含一种殷殷期盼,美好祝愿。当然,这其中除指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外,也会有一些人在成年后,因为生活环境和个人志向都发生变化,会通过更改名字来表明自己新的志趣。如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本名犬子,字长卿,成人后,因仰慕战国蔺相如之为人,遂改名相如。
不免有些人会认为,姓名“不过是个名字而已”“区别人与人存在的符号而已”,但细细品来,那些改过名字的人,会不同往日地散发出自信、愉悦、轻松。就在日前,中国铁路总公司改制成立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挂牌,新名字的背后便折射出近年来铁路部门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推动中国铁路总公司股份制改造的决策部署,持续加快自身从传统运输生产型企业向现代运输经营型企业转变的积极作为,更标志着铁总终于迈出改革的最后关键一步。
“乳名筑基,更名立标”。自2013年原铁道部实施铁路政企分开,铁路部门着力推进市场化发展进程,特别是自2017年以来,铁路系统先后实施了铁路局公司制改革、铁路总公司机关内设机构改革、所属非运输企业公司制改革、铁路局集团公司内设机构改革,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体制机制保障。可以说,改革的目标重在“变”,变的目的就是要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下去。
就当前铁路发展势态来看,今年4月份,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2.95亿人次,同比增长4%。其中,动车组发送1.88亿人次,同比增长8.9%;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达2.66亿吨,日均发送887万吨,同比增长10%,客货运输增势的齐头并进,也在推动其经营效益的不断向好。“智能铁路”建设硕果累累,“智能+”从旅客购票、进站、乘车等多角度为旅客带来舒适、方便、快捷的出行体验,货主也可以通过移动端实时查看货物运输情况。前不久,国铁吉讯科技有限公司更是紧跟国家政策和5G技术商用步伐,将全面推动5G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如此种种,无疑为铁路部门深化公司制改革打下坚实基础、创造有利条件。
改革促发展,民生为先导。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首要课题,亦是企业立足市场化发展中的重要方向。而今,铁总公司制改革“三部曲”终于迎来高潮,“人民铁路为人民”之初心,也必将带来新温度。立足交通强国战略发展背景之下,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无疑更将有利于促进铁路部门加快走向市场,通过强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客货运输服务品质的高质量提升。
“将改革进行到底,崛起之中国才能拥抱未来,发展之中国才能造就奇迹”。放眼今时铁路之发展,又何尝不是在一步步改革中取得令人赞叹的成果。短短六年时间,中国铁路已然呈现崭新风貌,未来,中国铁路必将在新的道路上,为助力国家战略发展,提高民众生活品质再次开拓另一番天地。宋文强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