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或形如塔状,矗立于水面之上;或势如苍穹,弯拱于波光之中;或巧如珍艺,横卧于潾潾之影。铁路之桥,更是由于它座落于延伸至远方的铁路之上,更增添了一份巍峨与壮观。中国的桥,千姿百态,技湛四海;中国的铁路,引领全球铁路发展,傲视群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漫漫发展史中,铁路桥梁凝聚了劳动人民的辛劳与智慧,集聚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饱聚了炎黄子孙的拳拳爱国之志。
当中国昂首挺进新时代时,中国高铁以最高35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刷新了人们对铁路的认知,中国的铁路之桥也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成为了彰显中国铁路与中国桥梁建设双重实力的重要标志。新时代对铁路桥梁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与新挑战。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沪通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副总工程师兼工程部长闫志刚,就是新时代里敢于迎接新要求、新标准,应对新挑战的铁路桥梁建造者。
闫志刚是一名铁路建设老职工。1995年,他从老家吉林省洮南市考入北方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后于2006年留校任教。2013年11月,37岁的闫志刚被正式任命为指挥部副总工程师兼工程部部长,主持沪通长江大桥建设。曾获得火车头奖章、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他热爱铁路桥梁建设,珍视每一次参与铁路桥梁建设的机会。更是将为祖国铁路事业奉献终身的初心化成实际行动。在他看来,铁路桥梁既是铁路,需要保证铁路运输功能的实现,又是桥梁,必须要发挥桥梁在道路畅通方面的特殊作用。每一座铁路桥梁建设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一方百姓的大工程,来不得半点马糊与应付。
沪通长江大桥主跨1092米,建成后将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这座世人关注的超级大桥有5100平方米巨型沉井基础、330米超高主塔、1800吨大节段钢桁梁及336米刚性梁柔性拱桥,工程建设难度前所未有。为此他翻阅了大量沪通长江大桥前期勘察设计资料,在大桥建设期间,几乎每天都会下工地进行实际考察,攻克15000吨沉井精确着床、首个单向节钢桁梁悬臂吊装到位等技术难题。
长桥卧波是一幅盛世画卷的缩影。这幅画卷需要数以万计的闫志刚们蘸青春笔墨、挥热血之毫,浓淡相宜,远近宜适将其描绘出来。这幅画卷铺展开来,一个蒸蒸日上、生机勃勃的中国跃然而出。建设造福子孙万代的桥,建设令人民自豪骄傲的桥,建设令世界侧目的铁路桥是闫志刚的志向。这凌云之志给他不竭的动力与不枯的源泉,使他坚定地、踏实地、勇敢地行走于铁路桥梁建设的大道上。张一宁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