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新中国成立至今,用70年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缩短与伟大民族复兴的距离,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伟大奇迹。当一页崭新篇章悄然翻过,带来的既是展望,亦是回味。
1953年10月13日,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的底料从青岛运抵北京。就这样一件在如今看似平常的事,在当时,从最初开采到运抵北京前后历时1年多时间,动用人力7116名,300多吨重的毛坯巨石被3次“瘦身”到94吨,其中曲折成为胶济铁路在新中国成立后永远值得回忆的非常往事。
要知道,70年前,铁路特种货车只有载重60吨的平板车,现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的载重450吨落下孔车已经成为中国重、大型设备运输的“主力军”。今年6月份,用于2022年中国冬奥会配套设施的两台317吨换流变压器和两台330吨耗能变压器,从济南市党家庄铁路专用线运抵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只用了5天半的时间,可见,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为我国经济腾飞提供了有力保障。
叹往昔,今朝使人雀跃。放眼现今神州大地,铁路密布,高铁飞驰,中国铁路在实现与祖国共成长中,用滚滚车轮为新时代的中国不断增色添彩。自1952年6月13日新中国第一条自主修建的成渝铁路竣工,1975年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结束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2006年,青藏铁路的开通成为“世界屋脊”发展的引擎,2017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投入运营,可以说,70年间,中国铁路之发展,不仅仅是建设起截止2018年底的13.1万公里运营里程,更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注入活力,带来希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钢轨靠自己轧制、炸药用土法自制、甚至做枕木的部分木材也是由沿线群众自发提供,到中国铁路“走出去”版图扩展至亚、欧、非、美等五大洲数十个国家,中国铁路的发展,不仅已成为新中国辉煌70年的见证,更成为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新名片”。特别是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被众多有过体验的外国领导人赋予“中国发展”“中国速度”“中国舒适”“中国浪漫”等标签,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伟大民族,一个“奋斗的中国”所具有的智慧和魅力。
“岁月如梭历风霜,苦尽甘来化春风”。中国铁路用两条轨道记录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中国故事,用蒸汽机车、内燃机车、普通电力机车、高铁动车组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更迭。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中国铁路也必将以全新的速度驶向未来,谱写出崭新华章。宋文强
(来源:)